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结婚证

第四范式冲刺IPO,逃不过AI玩家的通病?  



 这两年是人工智能赛道需要大力体现的两年。 一方面,巨额亏损下,明星AI公司融资难度加大。 云从、商汤科技等,要么是一波三折上市,要么是股价一路下滑,资本市场不乐观的声音接踵而至。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并没有看到更多惊喜,甚至在医疗、创造、教育等领域产生了一些不合理的产品和混乱,引起大众 质疑和谴责人工智能。  .  


 面对人工智能,外界提出的问题已经不再理想,而是越来越现实。  AI公司烧了这么多钱,什么时候才能赚钱? 作为普通消费者,你似乎还没有感受过AI带来的美好生活?  AI的价值真的比云计算和5G大吗?  

 尤其是在商业化方面,人工智能公司及其投资人非常关心百亿初期投资什么时候可以收回。 毕竟,很多被寄予厚望的 AI 创业公司还没有看到利润。 比赛的曙光恰恰相反,给赛道泼了一盆冷水。  

 尽管如此,硬着头皮上市已经成为AI创业公司的宿命。 继寒武纪、商汤、旷视、云从之后,第四范式也开始为IPO冲刺。  

依托决策AI突围 

 不同于商汤、云从、旷视,第四范式遵循决策AI的发展方向。 什么是决策AI,简单来说就是帮助企业运营、管理和生产的AI技术或解决方案,本质上类似于企业集成SaaS服务。  

 根据招股书,Fourth Paradigm 的核心产品“先知平台”及其解决方案的服务场景主要集中在营销、风险管理、运营效率三个方面。 定制应用程序等服务可帮助公司做出决策。  


类比云,第四范式的产品形态是基于IaaS算力为企业提供PaaS和SaaS服务。 可以说,Fourth Paradigm 是一家综合性的 AI 解决方案提供商。  

 商汤科技多走产品AI路线,与第四范式决策AI的区别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决策AI主要是对B还是对G,而产品AI更多的是对C或对B(G)对C; 其次,决策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解决各种发展问题,而产品人工智能则是让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大众带来利益。 更好的体验。  

招股书显示,第四范式目前服务于金融、能源、交通、零售、医疗、制造等数十个行业。  

理论上,决策AI非常有想象力,智能化升级是所有企业的刚需。 原因在于,决策 AI 不仅是管理层面的工具,也是战略层面的工具。 今天说云计算,是指企业需要数字化升级和信息技术中端平台,但很容易忽视企业的战略数字化需求。 决策 AI 正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需求。  

从营收增长来看,决策AI正在进入快速商业化阶段。 第四范式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营收分别为4.6亿、9.4亿和20.2亿,扩张幅度较大。  

分行业来看,能源电力、电信、交通等行业对决策AI的需求持续扩大。 招股书显示,2021年第四范式收入占比中,能源电力、电信、制造业同比分别提高7.2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  

除了零售、金融等人工智能早期大规模商业应用的主流场景外,第四范式正在开放更多的大规模和重资产行业,表明决策- 做AI是相当可观的。  

无法摆脱通病

虽然AI在决策上有所突破,占据了一部分赛道,但Fourth Paradigm毕竟还是AI玩家。 商堂与云从相近。 因此,第四范式无法逃避AI玩家所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  

 难以逆转的损失是第四范式无法逃避的第一个通病。 此前商汤和云从首次披露财务数据时,因亏损大而引发舆论风暴。  

 招股书显示,第四范式2022H1调整后经营亏损为2.2亿,同比下降12%。 近三年(2019年至2021年),第四范式调整后经营亏损分别为3.2亿、3.9亿和5.7亿。  

第四范式失利的原因和其他AI玩家一样,只是成本太高了。利润难以覆盖。 但是,客观地说,AI公司赔钱是正常的。 在商业化的初期,技术和营销费用都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忽略这些,AI公司其实有着可怕的“高毛利”,软件部分甚至可以达到90%。 以上,但人工智能公司是技术驱动的公司。 商业化中后期可能不需要营销,但研发投入要坚定不移。  

目前,4Paradigm的亏损财务业绩有好转迹象,2022H1主要费用有所减少,但能否扭亏为盈还是进入稳健盈利阶段仍是未知数 未来。 另一方面,它取决于成本优化。  

 实现的持久性是第四范式无法逃避的第二个常见问题。 这里的持续变现不是指能不能找到新客户,而是老客户带来的新收入,可以理解为客户收入的留存。  

 从招股书来看,单个客户对第四范式贡献的营收峰值在第一年,也就是合作初期,之后可以贡献的营收水平相对较低 . 例如,2019年第一客户A与第四范式的交易量为9444.9万笔,占比20.9%。 之后,2020年和2021年的前五名都没有看到客户A。

可能有两个原因。 首先,4Paradigm 的商业模式包括软件许可模式。 用户购买相当于一次性买断。 后续的付费标准是根据额外算力的规模,不需要为软件付费。 其次,用户已经购买了 4Paradigm 的所有软件。 对于产品和服务而言,基于额外算力的后续支付规模并不大。  

 这也意味着新客户或新产品的首次交付可以推动第四范式的显着收入增长。 不难理解,为什么第四范式要加速渗透到交通、医疗等更多行业,甚至通过资本并购垂直行业的玩家来加速市场占有率。  

被动跟随行业扩张

疫情之下,AI和云服务受到两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是现场部署业务无法开展或发展阻力大。 其次,许多实体已经签约。 性产业或工业需求疲软。  

阿里云、腾讯云向通信、电力行业的延伸,商汤科技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业务布局的加强,都是因应行业波动而做出的业务方向调整。 可以说,在当前情况下,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商只能被动地跟从那些拥有扩张效应产业。  

第四范式目前关注能源、电力、医疗、交通等行业对决策AI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一方面,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处于需求疲软状态。 招股书显示,2022H1第四范式在金融和媒体行业的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0%和63%。  

另一方面,能源电力、医疗、交通、制造等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繁荣期,在融资方面更受青睐。 招股书显示,2022H1第四范式在能源电力和电信行业的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5%和100%。  

 另外,从客户单价来看,能源、电力等行业由于业务规模和复杂性,可以为第四范式带来更高的净交易价值。 例如,在 2021 年,为第四范式贡献最高收入的能源电力和零售行业的客户将分别产生 1.3 亿和 3329 万笔交易。  

对于第四范式,被动跟随一个不断扩大的行业的利弊是显而易见的。 优势是第四范式可以享受扩展产业带来的技术升级红利,更快地建立标杆客户,对整个行业形成品牌辐射效应,降低营销和销售压力。  

 但挑战也很明显。 每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和需求都不同。 进入和了解新行业需要更多的学习成本、技术成本和渠道成本。 第四范式需要不断提供新的产业。 只有进行新的投资,才能有效打开业务边界。  

应用价值远比利润重要

今天大家都在批评AI企业的亏损。 这是商业层面的判断。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 如果应用价值被认可或确实给企业、政府或个人带来改变和颠覆,那自然不会被淘汰,商业层面的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像第四范式这样的AI玩家对企业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降低门槛。 据中投公司测算,自建企业级AI系统初期成本约5亿元,后期每年运维成本约5000万元,外部采购年成本在5000万至1亿元之间 元。  

 无论是决策AI还是产品AI,未来仍有相当大的价值潜力。 一是在产品和服务层面,带来持续的效率颠覆体验,比如自动驾驶; 第二,在企业发展层面,形成独特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协调生态,做出长期可行的战略决策。  

 人与人工智能共同治理企业和社会,服务消费者和公众。 长期以来,这应该是人工智能相对理想的存在状态,也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  

 但是相比这个设定的时期,目前的AI赛道还处于排位赛、拔河比赛和淘汰赛阶段。 第四范式需要继续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我的AI产品如何保证持续进化; 第二,我的AI产品如何保证解决最核心的实际问题; 第三,我的AI产品真的有通用能力吗?  

 不要太担心盈利能力,为AI的商业化而着急,保持优势应用场景,保证适当的投资转化效率,让客户认可技术,相信技术是企业的血液, 长期突破的将是AI玩家。 硬核逻辑。